钟世财:“三力”并举 让乡村“活起来” 村民腰包“鼓起来”
钟世财:“三力”并举 让乡村“活起来” 村民腰包“鼓起来”
本网讯 清晨的马头山还笼着一层薄雾,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三级人大代表,石角镇马头村党总支书记钟世财来到山脚下的中心村,察看“仙进奉”荔枝苗的长势。
作为扎根基层的人大代表,钟世财始终牢记“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从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文化激活、人才队伍建设三大履职方向发力,用产业发展“硬实力”、乡村文化“软实力”、乡村振兴“源动力”,为石角镇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发展产业“硬实力”
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基;代表要履职,首先要解民忧。”钟世财始终将“让村民腰包鼓起来”作为履职重点,积极推动乡村特色经济发展。
聚焦五指毛桃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与加工,钟世财全力促成盛泰佳亿农业(清远市)有限公司到马头村投资建设厂。10月29日,该项目正式签订框架协议,总投资约200万元,占地面积达1万平方米。
项目筹备初期,不少村民却心存顾虑。“地,我们愿意租;活,我们也愿意干,就怕种出来卖不掉,到头来白忙活。”村民赖伯说。
村民的担忧,钟世财记在了心上。他一次次扎进田间地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摸清大家的顾虑;又多次对接企业,牵线促成企业与村民“结对”,协助规划构建“育苗—加工—销售—研学”一条龙产业链。同时,他主动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产业园选址、土地流转等关键问题,为项目落地铺平道路。按照规划,项目未来将同步布局实体销售点与直播带货渠道,线上线下联动,既能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还能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产业发展的红利真正惠及村民。
激活乡村文化“软实力”
让精气神聚起来
“文化能聚人心、提士气,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履职过程中,钟世财深知乡村文化的重要性,从2024年起,他积极推动石角镇马头村“革命老区杯”篮球公开赛,以文体赛事为纽带,激活乡村文化“软实力”。
如今,这项赛事已连续举办两届,成为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作为人大代表,钟世财全程参与赛事筹备:主动联动马头村热心人士、石角镇篮球协会,多方争取赞助支持;从场地布置、裁判安排,到安全保障、后勤服务,每一个细节他都认真把关。今年的赛事以“传承红色基因,点燃运动激情,共建和美乡村”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澳门、广州、清远等地的8支高水平队伍参赛,线上线下累计吸引超19万人次关注。国庆假期,这场赛事更是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收入增加约20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考虑以体育为媒,进一步整合红色文旅资源,搭建凝聚革命老区人心、传承红色精神的大舞台,让文化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际效益。”钟世财如是说。

凝聚乡村振兴“源动力”
让人才队伍壮大起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没有人才,再好的规划也落不了地。”在推动“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钟世财将“引才、育才、用才”作为重要履职方向,通过“本土培育+外部引进”双轨并行,为马头村乃至石角镇凝聚乡村振兴“源动力”。
在本土人才培育上,钟世财格外关注懂技术、善经营的产业带头人。他主动挖掘本地“土专家”“田秀才”,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参与技能评定,目前已有2名乡村匠人在他的推荐下获得“生产应用专业中级资格”证书。同时,他大力支持“新农人”创业,协助村民陈俊承包连片土地、成立“陈俊家庭农场”。如今,该农场已先后获评清城区、清远市示范农场,入选广东省标杆家庭农场,通过种植草莓、柠檬、西瓜等特色作物,带动本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为乡村产业发展树立标杆。
在外部人才引进上,钟世财主动牵线搭桥,成功为马头村引进各类人才13名。这些“新村民”带来了新理念、新项目,在村里开设野馆子艺术空间、树下咖啡、虾哥小院民宿等“网红业态”,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催生了“农业+文旅”融合的新模式,让马头村从“传统村落”变成“打卡胜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活力。
从推动产业落地,到办好文体赛事,再到搭建人才平台,钟世财以务实的履职行动回应群众期盼,用人大代表的担当与作为,为乡村振兴与“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贡献力量。
图文:罗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