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迳头镇:履职为民办实事 绘就乡村新图景
佛冈迳头镇:履职为民办实事 绘就乡村新图景
本网讯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破解民忧。在佛冈县迳头镇,大陂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驻站代表始终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推动一项项民生项目落地生根,为迳头镇发展注入活力,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带头植绿护美
绘就乡村生态新画卷
乡村绿化,不仅关乎乡村的颜值,更关系到村民的生活质量。驻站代表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村民对改善村庄环境、增加绿化面积的迫切需求。郑志锋、罗秀芳等驻站代表率先行动,不仅深入各村实地勘察可绿化区域,与村民共商绿化方案,还专门邀请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让绿化工作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

为推进绿化落地,代表们积极协调资金与苗木,牵头组织义务植树活动。陆艳梅、郑宝精等驻站代表拿起铁锹,与村民一同栽种树苗。如今,迳头镇大陂村绿树成荫,村道被绿意环绕。村民出行时的笑容,成了乡村生态改善最生动的注脚。
回应民生关切
织密群众生命防护网
安全是群众幸福生活的底线,也是代表们履职的重点。2024年5月,强降雨导致大陂街大陂水河堤约200米被冲毁,直接威胁周边82户378人的住房与出行安全。险情发生后,驻站代表迅速深入村庄,记录涉及户数等关键信息,及时提交建议并推动加固修复河堤建设项目建成落地。
大陂村委粟坑河320米挡土墙坍塌,影响社背村460余人生产生活。驻站代表再次牵头,走访群众、提出建议,推动建成一段60米高1.5米的挡墙护农田,一段260米高2米的挡墙护村庄,并同步完成河道清淤,让河流恢复畅通。
面对部分村庄的地质灾害隐患,驻站代表深入边坡崩塌隐患点勘察,形成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建议并提交镇政府,推动大陂村郑仲华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顺利推进。“后续,我们将持续关注地质在灾害点的管护工作,建立定期巡查机制,让治理成果长久护民。”驻站代表表示。
聚焦民生难点
推动农村污水设施建设
“以前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现在村里干净多了!”社背自然村村民的称赞,源于一场污水治理攻坚战。此前,该村因缺乏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直排水沟与田间,严重影响村民生活健康。驻站代表收到村民反映后,立即联合郑从岳等代表开展实地调研,摸清污水流向与环境影响,向迳头镇政府提出建设污水处理池的建议。
镇政府高度重视代表们的建议,迅速启动社背村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驻站代表多次赴施工现场督办,严把材料、工艺质量关,协调解决施工难题。如今,污水处理池成了村里的“环保卫士”,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村庄环境焕然一新。
打通出行梗阻
推动道路硬底化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曾是上新围自然村村民出行的难题。由于上新围自然村连接圩镇开发区的路段未硬底化,坑洼路面常让村民摔倒,汛期黄泥水还会倒灌进村。驻站代表立即深入现场,测量道路长度宽度、预估硬底化成本,随后与镇政府职能部门协调方案。
面对资金缺口,驻站代表带头动员村民自筹资金、组建施工队,形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氛围。施工期间,代表们还利用业余时间到现场督进度、保质量。最终,这条全长173米、宽5米的道路顺利完工,惠及周边150余户村民。
助力镇村建设
推动重点项目落地
在迳头镇典型镇建设中,驻站代表主动靠前。在推进农房风貌管控工作中,驻站代表深入居民家中收集意见、解答疑问;在施工阶段,他们主动协调宅基地边界争议、施工扰民等矛盾;此外,还成立了监督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并严格检查建材质量,让“百千万工程”成果真正惠及群众。
关注消防安全的黄成进等代表,多次勘察新集镇消防设施布局,提出合理建议并督促落实,让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更有保障;罗秀芳、郑宝精则聚焦圩镇农贸市场建设,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就选址、功能布局建言献策。目前农贸市场正加紧施工,未来将解决群众“买菜难”问题,让“菜篮子” 拎得更舒心。
从生态绿化到安全守护,从环境治理到基础设施升级,大陂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驻站代表们,用一次次走访、一条条建议、一项项监督,架起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未来,他们将继续坚守初心,以更实的行动为迳头镇发展、群众幸福添砖加瓦,书写履职为民新篇章。
图文:高文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