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远清新区:人大代表“链”上履职
广东清远清新区:人大代表“链”上履职
本网讯 早晨,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三坑镇陂头村的桂花鱼养殖基地一片忙碌,人大代表罗煜明与养殖户正查看鱼群长势。不远处,满载桂花鱼的冷链车整装待发,“清新桂花鱼”品牌标识醒目……在清新区,这样的场景是人大代表以“链上履职”的创新实践,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担当。
根据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结构体系的部署,清新区人大常委会制定充分发挥人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作用的工作方案,突出职责,一场以人大代表为主角的“产业赋能行动”,正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延伸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为清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禾云镇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内,负责人于洪江向走访的人大代表温建珊反映大棚问题,一周后协调会召开,棚顶装上遮阳布、室内增设风机、新建蓄水池和排涝系统。太平镇龙湾工业园,人大代表联络站推行“建议直通车”机制,2024年以来推动解决企业诉求17项,协调用工111人。清新区人大建强用好代表联络站,打造特色履职平台,形成“站”在一线、精准服务的局面。
清新区人大代表深入一线摸实情、精准建言破难题。三坑镇桂花鱼产业专题视察座谈会上,代表们通过“三问一评”闭环机制,推动形成桂花鱼标准化养殖建议,带动农户增收。石潭镇雷坑新村黑山羊养殖基地,镇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协调用地审批、环保评估,一期已建成标准化羊棚及饲料仓库。代表履职触角延伸至产业关键节点,让产业链“断点”变“亮点”。
产业振兴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全域协同。清新区人大代表以“链式思维”推动三产融合。石潭镇大雾山千亩生态茶园,通过人大建议投入资金打通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形成“种植+加工+文旅”融合发展的蒲坑茶产业体系。代表推动“清新桂花鱼”品牌价值突破1.2亿元,与多地结成“城市CP”,开启“前加工+后处理”协作模式,还加强与清远鸡预制菜产业联动,打造融合发展新格局。全区层面,人大代表构建起“调研发现问题—提出精准建议—跟踪督办落实—评估发展成效”的闭环履职体系,创新机制推动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在产业链上高效集聚。
如今,从桂花鱼的全链条数字化品控,到丝苗米的机械化集群发展,再到农文旅的深度融合,一套以代表履职为纽带、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全域协同为特征的现代化产业服务体系正在清新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文字:雷爱侠 马德文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