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 政府部门现场回应 共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清远市人大网(新) - /info/9000218637 清远市人大网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 政府部门现场回应 共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30 10:02 来源:平台管理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 政府部门现场回应 共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网讯 “如何创新合作模式,推动清远与大湾区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品牌共建?”“如何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壮大过夜游客规模,推动‘一日游’向‘深度游’转变?”“我市将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文旅康养资源,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和康养旅游?”1028日下午,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聚焦我市打造大湾区旅游度假目的地、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8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人大代表化身“考官”,围绕产业协同、品牌宣传、设施配套、要素支持等热点现场发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当场“应考”,直面问题、共商对策,凝聚合力推动清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汉球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以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布局和目标任务,深刻阐明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相关部门要结合“十五五”规划纲要高水平编制或修编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把“打造大湾区旅游度假目的地、加快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放在“十五五”规划重要位置,强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的有效衔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紧紧围绕大湾区游客消费升级需求,集中打造一批引领性强、吸引力大、效益好的核心景区。加强清远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的交通联系,加快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提升旅游住宿接待能力,全方位提升旅游发展水平。加大力度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深入挖掘和梳理清远特色资源,打造更多文旅融合优质示范项目。建立健全与广深港澳等核心城市的常态化旅游合作机制,共同开发跨区域旅游线路,推动客源互送、信息共享。市人大常委会要发挥监督职能,推动政府及其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把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人大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支持我市打造大湾区旅游度假目的地、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市政府副市长苏锦丹与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到会应询,他在表态发言中表示,要把人大的“监督力”转化为政府的“执行力”,与人大同向发力,坚决扛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责任,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来谋划和推进工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聚焦要素保障、产品供给、服务配套关键环节,强化区域联动、补齐设施短板、壮大市场主体、创新产品供给、严守生态底线,进一步优化提升路径。要以“实干为要”的工作作风,抓好意见建议的转化落实。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引导行业协会、市场主体“抱团发展”,共同营造“主客共享”的城市旅游氛围。要主动加强与市人大常委会的沟通对接,共同推动我市加快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湾区旅游度假目的地。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焕雄、邵军、杨越、杨德银、邓菲,秘书长何超明出席会议。

游客量和旅游收入持续双增

产业短板仍需补齐

近年来,清远全力打造南部片区“清远长隆”+“北江生态”、北部片区“国家公园”+“壮瑶风情”千亿级生态文旅产业格局,加快建设文旅接待服务设施完善、文旅业态产品丰富的大湾区旅游度假目的地。根据移动大数据监测,2025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17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9.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6%26.13%,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整体增速提升2.2%,成为服务业复苏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研中发现清远旅游业发展仍面临要素保障支撑力度不足、区域协同联动不够紧密、资源开发建设力度不够、公共服务短板亟需补齐等问题。

为确保专题询问“问在点子上、督在关键处”,市人大常委会自今年4月起启动专项调研,组建6个调研组深入8个县(市、区),实地走访景区景点、文旅企业、交通枢纽等,广泛听取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及群众意见建议,梳理出强化政策与要素保障支撑,聚焦产业发展和业态创新,深化品牌营销与区域协作,提升配套建设和服务水平等对策建议,形成针对性强、数据详实的调研报告,为专题询问打下坚实基础。

现场询问不避短

部门逐一回应有实招

“请问政府今后在打造大湾区旅游目的地方面有什么举措?如何创新合作模式,推动与大湾区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品牌共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周海波率先发问。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局回应表示,将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区域协同框架。推动成立“广佛肇清云韶”六市旅游联盟,实现信息、资源、线路、市场、品牌的互联互通与共建共享。推动交通互联,完善“快进慢游”网络。推动品牌共建,提升区域影响力。推动惠民“文旅一卡通”落地,积极联系联盟城市间核心景区签约,实现“一卡畅游广佛肇清”。联合推出主题旅游线路,策划“短假期”旅游线路,满足大湾区市民周末出游需求。

旅游品牌形象碎片化是清远旅游业的突出短板。市人大代表、广东省地质局清远地质调查中心党委副书记韩丽杰紧接着追问:“清远拥有多张国家级旅游名片,但缺乏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推广,如何讲好清远故事,提升清远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们将以‘湾区花园福地清远’口号为统领,梳理温泉、漂流、龙舟等国家级名片与8张特色文旅名片的内在关联,提炼‘生态宜居、动感活力、民俗浓郁’的核心形象定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回应,将加强特色文旅品牌推广力度,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标杆宣传产品,开发场景化文创产品和美食体验套餐。深化区域联动宣传,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文旅部门,实现资源互推、客源互送。加强与周边省份文旅城市合作,打造跨区域旅游线路并联合宣传。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通过“体验式宣传”让游客成为清远旅游的“宣传员”。

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是游客反映强烈的问题。市人大代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清城供电局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陈朝新提问:“目前全市星级旅游饭店仅8家,部分景区存在周边环境较差、停车位不足等问题。我市在优化旅游配套建设方面有哪些措施?”

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回应,将加速织密高速公路网,推进清花高速等项目建设,完善“快进慢游”交通网络;在辖区高速公路增设4A级以上景区的旅游标志牌;同时整治景区周边环境,推进绿美公路建设,新增旅游驿站和停车场,重点打击客运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游客出行安全。针对北部地区轨道交通覆盖不足的问题,将全力推动永清广高铁落地,填补三连一阳等区域轨道交通空白。

市人大代表、清新区古龙峡生态旅游娱乐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国澄提问:“如何繁荣夜间经济、壮大过夜游客规模,推动‘一日游’向‘深度游’转变?”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回应表示,将积极打造旅游消费体验新场景,深化北江两岸夜间消费集聚区建设,推出夜游、夜市、夜泡温泉等项目。构建“体育赛事+旅游发展+文化宣传+市场消费”产业链,联动文旅企业、餐饮企业推出“票根优惠”。创新推出漫游清远文旅线路,聚焦“两天一宿”“三天两宿”等短途度假需求,培育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体系。

此外,针对市场主体“小、弱、散”、龙头带动不足的问题,市人大代表关明伟询问如何培育产业集群;面对旅游企业融资难,市人大代表刘顺初关注专项资金支持和债券申报情况;围绕康养资源转化,市人大代表潘开广询问银发经济发展举措;针对生态敏感区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市人大代表李常斌关注用地政策优化情况。

各应询部门直面问题、坦诚作答,既亮出已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也不回避工作中的难点,明确下一步具体举措,确保“有询问、有答复、有结果”,共同把专题询问成果转化为推动清远打造大湾区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实际成效。

 

 

文字:许甜 潘伟丽

图片:郭笑燕

 

地址:
清远市人民二路18号市机关办公大楼1号楼
联系我们:
qyrdb@21cn.com
版权:
清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清远人大官方微博
清远人大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