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强:以履职担当绘就上岳古村新风貌
朱伟强:以履职担当绘就上岳古村新风貌
本网讯 在佛冈县龙山镇,上岳古村静静诉说着7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古民居群规模宏大,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随着岁月流转,古村面临着风貌受损、基础设施落后等难题,如何让古村重焕光彩?县、镇两级人大代表,上岳村党总支书记朱伟强决心从改善古村风貌入手,为村庄发展谋新路。
从倾听村民心声,到争取政策支持;从推动项目落地,到监督工程质量,朱伟强以提升古村风貌为小切口,撬动了上岳村发展的大变化,让这座古老的村庄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直面困境 积极化解“心疙瘩”
朱伟强在走访中发现,归仁里前一排现代风格房屋与古村整体风貌并不协调,影响了古村“山-水-田-园”的景观格局。他与其他代表商议后,认为要提升古村风貌,拆除这些不协调建筑是关键一步。由于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矛盾。朱伟强带着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上门沟通,并把村民的顾虑一一记下,回到村委后,和“两委”干部反复商讨解决方案。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朱伟强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另一方面组织村民代表到周边成功改造的古村参观学习。
经过多次协调,终于争取到了古建筑抢修资金,并制定了合理的补偿方案,对拆除房屋的村民给予一定经济补偿,还帮忙规划临时居住点。看到实实在在的保障,村民们的态度逐渐转变。当村民看到周边成功改造的古村石板路干干净净、老屋变咖啡馆、墙角杂草修剪得整整齐齐时,村民们从最初的抵触,到后来主动配合,最终顺利拆除了18栋影响风貌的建筑。
定制改造 农房焕发新风貌
拆除工作完成后,朱伟强又聚焦房屋外立面改造。他先挨家挨户走访,收集村民意见:有的村民想改但担心花钱,有的担心改造后失去自家特色,还有的顾虑施工影响生活。朱伟强把意见整理成清单,多次对接相关部门,终于商量好改造方案。
方案定了,新问题又来——部分村民对改造风格不认可,有人想保留现代瓷砖样式,有人担心岭南风格不实用。朱伟强干脆带着设计图纸,挨家挨户上门“定制”。村民张婶家的房子临街,担心改造后影响自家小卖部生意,朱伟强当即和设计师沟通,在门窗设计上增加可拆卸的木质挡板,既保留岭南元素,又方便日常经营。“朱代表连我家窗台宽度都记着,这样的改造我们放心!”张婶的态度从反对变成了支持。
施工期间,朱伟强每天清晨都要绕村走一圈,查看施工质量。看到施工队可能损坏村民的老门槛,立刻协调改用人工拆卸;有老人反映施工噪音影响休息,他就和施工队约定“早8点后开工,晚6点前收工。”
如今,走进上岳村,统一又不失特色的岭南风格农房沿巷排布,与古村落风貌融为一体,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完善设施 夯实发展硬支撑
在推动古建筑修复的同时,朱伟强也没忘记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以前,村里道路狭窄,排水不畅,下雨天常常积水严重。朱伟强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村民诉求,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最终,村里拓宽了主要道路,完善了排水系统,还安装了路灯。如今,走在上岳古村的街巷,平坦的石板路干净整洁,路旁的古建筑修葺一新。古村入口处,新建的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停车场地面采用麻石铺设,融入了古村镬耳山墙的传统元素,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
朱伟强还将目光投向了古村文化的传承与推广。针对上岳古村缺少专业讲解员的问题,朱伟强提出联合周边中学、职校开展定向培训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他也是一名上岳古村的讲解员,多年来,朱伟强讲解的次数超过800场次,每一次讲解,他都力争把古村独特的韵味、厚重的文化底蕴完整地展现出来。在他的解说下,超2万人次前来目睹镬耳楼风韵,让上岳古村成为清远市靓丽的旅游名片。
如今的上岳古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每逢节假日,游客纷至沓来,感受古村的韵味。村民们也从中尝到了甜头,有的开起了民宿、农家乐,有的售卖特色农产品,收入大幅增加。
“村民的笑脸,就是我履职的‘成绩单’。”朱伟强说。从倾听村民心声,到争取政策支持;从推动项目落地,到监督工程质量,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他以提升古村风貌为小切口,撬动了上岳村发展的大变化,让这座古老的村庄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村容焕新的同时,更暖了村民的心。上岳古村的蜕变,不仅是上岳村“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更是一位基层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真实写照。
(周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