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江英镇:强产业优环境暖民心解民忧 ——人大代表助力“百千万工程”
阳山江英镇:强产业优环境暖民心解民忧——人大代表助力“百千万工程”
本网讯 7月以来,阳山县江英镇人大按照省、市、县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切实提高人大代表为民履职能力,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以一系列举措强产业、优环境、暖民心、解民忧,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领航产业振兴
“制种冬瓜”激活乡村共富密码
7月16日,江英镇人大组织英阳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县、镇人大代表到长富洞村调研制种冬瓜种植情况。代表们深入田间地头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实地查看冬瓜长势、人工授粉质量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等,对长富洞村制种冬瓜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其为乡村特色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英样板”。
此前,针对长富洞村民依赖传统作物、增收渠道单一的困境,县、镇人大代表,长富洞村党总支书记陈福星赴英德等地考察,结合本村实际引进制种冬瓜产业。试种成功后,他组织适宜种植冬瓜的村小组共建基地,整合闲置土地资源,动员村民加入种植队伍。为打消群众“怕风险、缺技术、忧滞销”的顾虑,陈福星一边向村民承诺“技术有人教、销路有人找”,一边大力引入优质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并实地对接种子经销商与农业合作社解决销路问题。目前,长富洞村制种冬瓜种植面积已达350多亩,成为村民增收的核心产业。
在此基础上,陈福星以“代表领航、跨村联建”模式辐射带动江英村、马坪村共同发展,组织两村约50户村民种植制种冬瓜100亩,实现亩产值1.5万元,村民年均收入增加约3万元,推动江英镇制种冬瓜产业形成规模效应。
攻坚环境整治
农房风貌外改造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乡村要变美,环境整治是硬骨头。江英镇人大代表从典型镇村培育下手,一步步推进农房风貌提升,走出一条 “规划领着走、村民齐动手、文化不能丢、产业融进来” 的路子,让乡村环境既好看又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改造初期,代表们在大桥村挨家挨户摸底,把哪些房子需要改造、改成啥样都统计得清清楚楚,列成任务清单,一目了然。结合村里的老底子、好资源,尊重村里的老传统、老文化,给每栋房子都量身定做改造方案,实行“一栋一策”。
近年来,大桥村投入713.77万元专项资金,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其中,细山村34栋、南蛇头村48栋农房完成外立面改造,同步实施巷道硬化、“四小园”建设及文化公园配套工程。通过在农房周边开展植树栽花等“四旁绿化”作业,村庄整体绿化覆盖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得到系统性改善。
“以前污水横流,现在出门就是公园,日子越过越舒心!”村民的感叹,成为环境蝶变的生动注脚。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大桥村也吸引了人才回流,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深化养老服务
“老有所养”筑牢乡村康乐基石
养老服务是重要的民生事业。江英镇镇人大代表切实履行职责,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核心,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辖区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近年来,江英镇投入资金完成敬老院提质改造,通过加高翻新围墙、增设高清监控、优化功能分区(含接待室、洗衣房改造)及修缮活动设施,全面提升居住安全与生活品质,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提供硬件支撑。同时,聚焦老年人居家养老偏好,组建专项工作组开展政策宣讲与入户摸排,严格落实“一户一案”适老化改造标准,规范审批、施工、监理全流程,建立完整项目档案,高质量完成改造任务,2024年超额完成县级年度指标。
从“江英敬老院改造提升”到“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镇人大代表票决的多项养老服务类民生实事项目相继落地,形成了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协同推进、硬件改善与软性服务同步提升的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守护了辖区老年人的幸福“夕阳红”。
江英镇人大同步构建常态化志愿服务体系,人大代表化身为志愿者定期上门提供陪伴照料、环境整理服务;联动村卫生室开通健康绿色通道,提供上门问诊、体检服务;针对行动不便及困难老人实施“暖心关怀”计划,开展节假日慰问,实现物质帮扶与情感关怀双重保障。
化解基层矛盾
多元调解夯实乡村和谐根基
江英镇人大将代表履职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依托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联合镇平安法治办等部门构建“镇级调解中心+村级调解站+网格调解点”三级联动体系。镇级层面设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受理、协同办理”,同步布设5个人大代表调解站及15个网格调解点,由人大代表与网格员协同开展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隐患的动态排查工作。
江英镇人大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日常普法宣传有机结合,组织代表走村入户宣传,把增强群众法治观念作为矛盾纠纷调处的基础性举措。通过“地方话拉家常”等接地气的方式,围绕矛盾纠纷化解主题开展宣传,当好法规政策的“传声筒”,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为习惯。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民法典、反诈宣传等活动3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
江英镇人大用好用活镇村代表联络站这一重要平台,激发人大代表履职活力。每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代表接待日”活动,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熟悉乡土人情、掌握社情民意、群众基础扎实、工作经验丰富、在群众中威望较高的综合优势,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落地见效,将矛盾纠纷解决在群众家门口。截至目前,江英镇人大代表协助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为基层法治建设贡献了人大力量。
(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