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禾洞镇:代表助力“小竹子”撬动“大产业” - 清远市人大网(新) - /info/9000218269 清远市人大网

连山禾洞镇:代表助力“小竹子”撬动“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5-08-06 10:55 来源:平台管理

连山禾洞镇:代表助力“小竹子”撬动“大产业”

 

本网讯 禾洞镇地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部,与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交界,这里群山环抱,孕育着上万亩天然厘竹。禾洞的厘竹,以杆形通直、竹壁厚实、耐腐蚀等特性闻名,是村民增收的“绿色宝库”。近年来,禾洞镇人大围绕得天独厚的特色厘竹资源,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代表深耕产业的优势,助力竹产业全链条发展,在大山深处奏响产业振兴强音。

人大代表

化身产业振兴“排头兵”

县、镇人大代表黄昌款从事厘竹购销已有十来个年头,他的厘竹厂年均外销超500吨,年产值约330万元,带动5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月收入3500元以上。作为禾洞镇竹产业排头兵,他敏锐地觉察到“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将给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黄昌款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后引入先进设备,延伸至半成品生产,提升厘竹加工精细化水平,为产业链升级打基础。他还借助禾洞与江华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平台优势,多次前往湖南江华考察学习开拓思路,在7月开展主题活动时,他结合调研提出在禾洞发展竹产品加工、构建全链条的建议,以人大代表履职实效推动厘竹产业链中游加工环节提质升级。

盘活闲置山地

荒山变“金山”

发展厘竹产业仅靠野生资源是不够的,还要形成规模种植才能进一步提升效益。县、镇人大代表黄明强深入各村庄调研走访,发现铺庄村有大片荒山后,他便带着图纸和数据,找铺庄村干部商量:“种厘竹既能固土护坡,收益还比种玉米高十倍,村集体每年能进账1万多元。”

在他的积极推动下,1500亩厘竹种植基地迅速建成。去年产出的100多吨厘竹顺利销往怀集。如今,每天天一亮,黄明强就带领20名工人在基地忙碌。工人们每日工资300元,月收入可观,实实在在带动了村民增收。

“明强盘活了‘沉睡资源’,让荒山变‘金山’!”铺庄村的村干部赞叹道。待全部2000多亩种植完成,预计年产量达7000多吨,产值超100万元。人大代表的带头示范作用还吸引了周边村民踊跃参与种植,曾经的荒山真正成了“绿色银行”。

建言献策

助力竹产业全链条发展

围绕禾洞镇竹产业发展的前景,禾洞镇人大主动作为,积极组织县、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与外出学习。2023年底至2024年,先后赴广东英德市、怀集县,湖南码市镇等地考察,重点学习兄弟市县在种植技术、竹制品精细加工及碳化工艺、电商销售、企业合作与竹旅融合等全链条发展经验。同时,镇人大牵头组织黄昌款、黄明强等行业人大代表深入收购点和农户家中调研,收集群众对厘竹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意见建议,及时将道路拓宽、厂房建设等民生关切反馈至镇政府。

按规划,该项目将在两年内建成10000亩综合抚育基地,种植厘竹、黄柏竹、四方竹;至2030年,厘竹种植面积将扩至5000亩,实现年产竹材10万吨。同步规划建设的竹制品加工厂、竹类环保颗粒制品加工厂及竹鼠养殖产业,正推动形成“种植+加工+养殖”的全产业链布局。

在项目筹备过程中,代表们始终靠前服务,积极推动建立“企业+农户”合作模式,切实保障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权与收益权,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村民。当前,代表们定期深入厘竹种植基地督查进度,以务实行动推动规划落地,助力全产业链建设稳步推进,以“一根竹子富一方百姓”的前瞻布局,为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提供强劲支撑。

 

 

冯春蕾 金冠宇

 

地址:
清远市人民二路18号市机关办公大楼1号楼
联系我们:
qyrdb@21cn.com
版权:
清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清远人大官方微博
清远人大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