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代表团提交建议72件 集纳民意履职责 谋求发展献良策
清远代表团提交建议72件 集纳民意履职责 谋求发展献良策
本网讯 1月18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广州胜利闭幕。大会期间,清远代表团全体代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使命担当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依法履行职责,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等问题撰写意见建议,共向大会提交72件建议。
代表们提交的72件建议涉及教科文卫、财经、城建环资、农村农业、监察司法、侨民宗、社会建设等类别,聚焦清远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关心关注的承接产业转移、永清广高铁项目、黄茅峡水库工程等热点积极建言献策,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履职答卷。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我市各级人大代表的关注重点。清远代表团提交的建议中,有多件与永清广高铁项目、广清城际等“三铁工程”项目有关。代表们建议,加快永清广高铁项目勘察设计相关前期工作,推动项目2025年开工建设。同时,代表还提出了尽快规划建设广清城际和广花城际联络线项目的建议。在公路交通方面,由5名代表联名提交《关于加快广东清远连接邻省普通公路建设提档升级的建议》,建议省交通运输部门支持清远谋划以路为媒,打造粤北地区民族特色旅游廊道的构想,充分依托高速公路、国省道以及县乡公路,串联优质旅游资源,培育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把修路与“造”风景、“种”文化结合,使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相得益彰,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水利工程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对于经历过北江“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的清远人民来说,更是尤为关注。作为群众的“代言人”,15名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加快实施清远市黄茅峡水库工程的建议》,建议加大投资预算,保障工程建设的移民安置需求,加快实施清远市黄茅峡水库工程。清远市黄茅峡水库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也是《珠江流域防洪规划》《广东省水网建设规划》确定的连江流域控制性防洪骨干工程。该工程位于英德市大湾镇下游,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航运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工程建成后,可优化北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提高珠江三角洲防洪安全保障能力。今年,“新开工清远黄茅峡水库”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动力。代表们提交的建议中,有12件涉及推动产业发展或解决相关问题。有代表建议调整省产业有序转移专项资金使用范围,提升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好助推和服务主平台的产业发展。也有代表建议调整主平台专项基础设施用地指标使用时间和范围,将有关指标的使用范围扩宽到除基础设施建设之外的主平台园区产业项目,以加快招商引资及项目落地投产。对于在去年成功突破百亿产值的麻竹笋产业,有代表指出其仍存在品牌影响力不够、加工链条有待加强、产业园项目推进不够理想等问题,建议加大麻竹笋产业品牌建设支持力度和发展资金支持,并支持英德市申报西牛麻竹笋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此外,其他代表分别建议推动文化IP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广“绿水模式”发展绿色渔业,将广东打造成为全国电线电缆产业“冠军省份”等。
改善医疗服务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多名代表分别提出了优化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医保政策、为一胎和二胎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在县域妇幼保健院开展月子中心试点工作、保障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经费等建议,力争推动更多优惠政策落地,让群众健康更有保障。
(许甜 潘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