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望埠镇:人大代表线上线下齐发力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英德市望埠镇:人大代表线上线下齐发力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本网讯 每天傍晚六点,英德市望埠镇的一片火龙果基地开始亮灯了,在漆黑的夜里像是一片金丝带。吴东梅在基地里忙碌着,火龙果即将成熟上市,一个个像是红彤彤的小灯笼,照亮了村民的增收致富路。
刚刚过去的电商大赛,林再兴跟吴玉婷首次上场当起了主播,一个为农户吆喝卖火龙果、丝苗米,一个推介着望埠镇的英石产业,在线上拓展着镇上产品的销路。
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岗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身份——人大代表,在全面的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履职尽责,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线下科技助农 带动妇女增收致富
清远市人大代表、英德市满园红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东梅是英德较早“尝鲜”种植火龙果的一批人。2012年她开始在出资在家乡望埠镇试种了10 亩火龙果,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尝到甜头后,她在2014 年毅然辞去在澳门年薪20万的工作,返回家乡创业。
吴东梅投资种植台湾大红火龙果,并以每亩 1200 元不等的价格,集中整合盘活了 100 亩丢荒的耕地,全身心投入种植火龙果。2015年11月,她牵头成立英德市满园红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火龙果种植为主,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当地20户农民将火龙果基地扩大到160 亩。
然而,2018 年 2 月的一场霜冻,火龙果基地由于没有及时做好防寒措施导致损失近 200 万元,甚至让她萌生了想放弃的念头,“后来想到合作种植的农户们,就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在吴东梅清点火龙果受灾程度时候发现,有10亩采用避雨棚排式种植的火龙果,有效抵御住了霜冻。探索到新路径,让她积累了种植经验。2019 年,合作社再投资 320 万元建设火龙果生产基地,并引进种植不需要人工授粉的新品种——台湾大红火龙果,同时引入了避雨棚排式种植方法,春天防雨,冬天防霜,有效提升抗灾害能力。基地全面使用了肥水一体化管理提高亩产,一年有10-12 批次果,年亩产6000-8000斤,亩产值1万多元。除了种植火龙果之外,合作社还利用6亩土地进行火龙果种苗繁育,每年可繁育24万株火龙果苗。
经过多年的发展,合作社在为社员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领着周边妇女共同致富。除地租每年可为村集体及村民带来20万元的租金收入外,合作社常年聘请8名农村妇女入园务工,每人年收入约6万元。此外,每年摘果期需要40多人采摘,合作社优先聘请当地农户,每人每月平均增加2400元的收入,为周边农村妇女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如今,合作社相继获得清远市巾帼创业创新基地和清远市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吴东梅作为发起人也获得“广东百名最美乡村女能手”称号。
“村里有产业,村民才有收入。我是人大代表,要把群众的期盼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吴东梅表示,将继续带领种植户抱团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线上发展电商 助力产业人才双振兴
今年8-9月,望埠镇举办首届电商直播大赛。吴东梅所在合作社种植的火龙果登上了望埠镇首届电商直播大赛,通过选手们的直播带货,产品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她说,“前前后后卖出去有一万多斤,为我们种植的优质农产品添加了销售渠道。”
实际上,不仅是火龙果,望埠丝苗米、英石、英德红茶等众多产品也纷纷亮相直播大赛,通过线上手段让众多人熟悉。
作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牵头单位,英德市人大常委会不仅推动直播大赛顺利举办,还鼓励英德市、望埠镇两级人大代表积极参加比赛,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望埠镇人大代表、望埠镇望埠社区两委委员林再兴是一名清远市乡村新闻官,也是此次参加直播比赛带货的选手之一。在经过线上线下培训和赛选,他成功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和另一名助手组队卖火龙果和茶叶。“通过这次活动,更加坚定助农的信心。”
在此次直播中,望埠镇人大发动了多名人大代表参与带货,有效推动望埠镇特色农副产品“走进网络”,打造“一村一品一网红”新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和销售范围,带动农户增收,促进乡村振兴。据悉,赛事举办以来,累积完成总交易额26.99万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的关注,在望埠掀起了一股直播带货热潮。
代表们表示,将继续齐心协力提高望埠镇特色产品的“曝光度”,助力望埠镇搭上“电商+直播”发展的快车道,同时带动农民学习电商直播带货,推动乡村人才、产业振兴。
(钟履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