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
清远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教育实践活动
整改方案
清远市人大常委会
为做好市人大常委会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扎实成效,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根据《清远市人大常委会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台账》,制定整改方案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务求工作实效
1、整改理论学习、作风建设抓得不紧的问题。坚持和完善党组中心组学习、主任会议学习、常委会学习及党支部学习等制度。在每季度组织一次中心组学习的基础上,每年至少安排一次作风建设专题学习。(邓光荣同志负责,办公室落实办理,8月开始,10月前完成。长期执行。)
2、整改职能执行不全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不严的问题。加强对重大事项决定方面的研究,完善机制,确保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有效行使。改进领导作风,加强深入调研,加大监督工作力度;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行使权力,一人一票制,着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邓光荣同志负责,办公室落实办理,10月前完成。长期执行。)
3、整改工作协调力不强的问题。完善党组会议、主任会议、秘书长办公会议、协调会议等议事规则,健全人大机关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办公室与各委办的沟通协调,提高人大机关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和执行力。严格会议数量与会期,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邓光荣同志负责,办公室落实办理,10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4、整改代表工作不实,代表建议的办理形式单一,督办效率不高,落实效果不佳及监督力度不强的问题。增强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实效,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积极探索开展代表述职评议活动。切实规范开展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培训、代表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邀请代表参加社会活动、代表履职情况登记通报、代表约见市长及政府部门负责人等方面的工作。探索代表述职评议工作机制,增强代表履职积极性和责任感。加强代表重点建议、专题调研报告的跟踪督办和代表视察情况“回头看”工作,增强监督力度,切实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温镜潮同志负责,选联委落实办理,8月开始,2014年年底前完成。长期执行。)
二、坚持真抓实干,切实服务民生
5、整改监督工作形式单一,与群众关注热点联系不够的问题。围绕民生重点,今后每年选择一至两个议题开展询问、质询等“刚性”监督,增强监督实效。今年根据人大工作的安排,着重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农村垃圾管理等重点议题及社会群众关切的问题,改进监督方式,加强刚性监督。10月份还就食品安全问题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专题询问,这是清远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使用专题询问的监督方式。(邓三妹同志和龙伙灵同志负责,办公室、环资委、教科文卫委落实办理,10月前完成。长期执行。)
6、整改办文、办会的规范化及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落实相关办文、办事、办会等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人大常委会办文、办事、办会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和工作效率。(郑远平同志负责,办公室落实办理,10月前完成。长期执行。)
7、整改办公浪费,运转效率不高的问题。加快推进人大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文件电子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减少文件简报,提高办文、办会的效率和质量。(郑远平同志负责,办公室落实办理,10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8、整改对县、镇级人大工作联系指导不够,市、县人大之间互联互通的信息化建设不够的问题。加强对县级人大工作的联系和指导。推动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加快基层人大代表与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在线交流平台建设,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服务保障。(温镜潮同志负责,选联委、办公室落实办理,10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9、整改较少听取干部职工意见建议的问题。健全人大常委会领导定期听取干部职工意见建议的制度,切实关心干部职工及退休老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正常开展工会、总支部组织活动,增强机关凝聚力。(郑远平同志负责,办公室落实办理,10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10、整改财政监督不力的问题。探索全口径财政监督工作机制,对预算编制监督的提前介入,把预算编制监督的关口前移,推动公共财政更好服务底线民生。(林文钊同志负责,财经委落实办理,10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11、整改监督工作主动性不够的问题。继续推动监督公开,使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和“一府两院”的相关工作始终置于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周细牛同志负责,法工委落实办理,9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12、整改担当意识不强,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建立健全监督工作“回头看”等督办工作制度,推动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作出的决定决议、市委交办和人大常委会领导批示的有关事项得到及时有效的贯彻落实。(邓光荣同志负责,办公室落实办理,9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三、树立进取意识,做到艰苦奋斗
13、整改未能严格按照八项规定的要求,吃、住标准偏高的问题。健全制度,解决公务活动中吃、住、行超标准的问题,消除领导干部攀比心理,淡化个人利益与物质利益,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开拓创新精神。(郑远平同志负责,办公室落实办理,9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14、整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意识不强,缺乏过紧日子的思想的问题。领导干部要沉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纾民困。嘘寒问暖,亲身体验群众困苦生活条件,增强领导干部的感性体会,触动其党性感悟,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邓光荣同志负责,办公室落实办理,9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15、整改外出考察学习把关不严的问题。完善市人大机关因私出国(境)证照管理办法、请假报备制度,规范领导干部出国(境)活动和机关工作人员请假制度。(郑远平同志负责,办公室落实办理,8月份已完成。长期执行。)
四、加强廉政建设,改进工作作风
16、整改工作标准不够高,自律要求不够严的问题。加强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的学习教育,筑牢领导干部的思想和纪律底线;努力消除“随大流”思想,约束领导干部参加非公务的应酬活动;纯洁党员干部的言行,纯洁朋友圈、生活圈,去除党员干部之间以“老板”、“什么什么哥”称呼的带江湖习气的不良现象;领导干部要坚决抵制“会所歪风”,做到不出入私人会所和其他高消费场所。(邓光荣同志负责,办公室落实办理,9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17、整改廉政监督不强的问题。加强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监督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常打招呼。对违法违纪行为坚持零容忍。(邓光荣同志负责,办公室落实办理,9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18、整改压缩“三公”经费具体行动措施不够严格,在会务、接待、活动安排上存在浪费现象的问题。建立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严格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不讲排场,不迎来送往,不组织观光性的学习考察,完善并落实公务接待、公务车辆管理制度,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轮胎上的浪费”等。(郑远平同志负责,办公室落实办理,9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19、整改在与老同事、老朋友、老同学相聚的“人情消费”现象的问题。杜绝“人情消费”和“职务消费”,要坚决拒绝并纠正超标准接待现象,坚决拒绝基层馈赠土特产等。(常委会班子各位成员负责,9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五、完善制度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20、整改信访工作力度不足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广东省信访条例》,及时完善市人大机关信访工作制度,规范内部工作程序,每年听取一次信访工作的专题汇报。在全市做好新《广东省信访条例》的宣传、宣讲工作,市、县、镇、村、组全面铺开,做到家喻户晓。(周细牛同志负责,法工委、依法治市办落实办理,9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21、整改群众意识不强、听取群众意见不够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规定、常委会不驻会委员联系各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推动常委会领导与人大代表的紧密联系,人大代表与群众的紧密联系。要求每位常委会班子领导每年走访联系5名市人大代表。(温镜潮同志负责,选联委落实办理,9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22、整改调查研究缺乏深度、广度的问题。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工作制度,改进调研方式方法。每年要统筹协调,列出调研题目,制定调研计划,组织力量,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要真正腾出时间和精力,每年至少安排10次调研,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使人大各项工作建立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基础上。(周细牛同志负责,法工委落实办理,9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23、整改群众对人大制度理解不到位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的常态化建设,密切与媒体单位的联系,创新方式,丰富载体,加大对人大工作、代表工作、依法治市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郑远平同志负责,办公室落实办理,10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24、整改想问题、做决策,“吃老本”,凭经验办事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机关干部的考核办法,增加对干部作风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的内容,进一步完善考评要素,改进考评方式,建立客观全面、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邓光荣同志负责,办公室落实办理,10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25、整改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够的问题。创新干部学习培训机制,综合运用个人自学、集中研讨、专题辅导、心得交流、领导讲党课、专家业务讲堂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提高人大机关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郑远平同志负责,办公室落实办理,10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对整改工作负总责,市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同志是落实整改的牵头责任人,按照分工抓落实,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督促指导和组织协调,对整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组织研究,提出解决办法,确保整改工作按照确定的目标和时间要求顺利推进。把整改工作列入市人大常委会重要议事日程,集中力量、时间整改,确保取得实效。责任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具体整改方案,细化整改要求,提出明确的任务书、时间表。坚持开门搞整改,整改的内容、时限、责任和进展情况,及时予以公开,定期公布通报通报重点整改事项进展情况,以转变作风的实际成效推动发展凝聚民心。
附件:清远市人大常委会班子整改问题清单
附件
清远市人大常委会班子整改问题清单
序号 |
“四风”方面 突出问题 |
具体整改措施 |
责任人 |
责任部门 |
整改时限 |
1 |
理论学习、作风建设抓得不紧 |
坚持和完善党组中心组学习、主任会议学习、常委会学习及党支部学习等制度,做到学习常态化。在每季度组织一次中心组学习的基础上,每年至少安排一次作风建设专题学习。 |
邓光荣 |
办公室 |
8月开始,10月前完成。长期执行。 |
2 |
职能执行不全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不严 |
加强对重大事项决定方面的研究,完善机制,确保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有效行使。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行使权力,作出决策,坚持一人一票制,着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
邓光荣 |
办公室 |
|
3 |
工作协调力不强 |
坚持并完善党组会议、主任会议、秘书长办公会议、协调会议等议事规则,健全人大机关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办公室与各委办的沟通协调,提高人大机关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和执行力。 |
邓光荣 |
办公室 |
|
4 |
代表工作不实,建议办理形式单一,效率不高,落实效果不佳及监督力度不强 |
增强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实效,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积极探索开展代表述职评议活动。切实规范开展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培训、代表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邀请代表参加社会活动、代表履职情况登记通报、代表约见市长及政府部门负责人等方面的工作。探索代表述职评议工作机制,增强代表履职积极性和责任感。加强代表重点建议、专题调研报告的跟踪督办和代表视察情况“回头看”工作,增强监督力度,切实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 |
温镜潮 |
选联委 |
8月开始,2014年年底前完成。长期执行。 |
5 |
监督工作形式单一,与群众关注热点联系不够 |
围绕民生重点,今后每年选择一至两个议题开展询问、质询等“刚性”监督,完善专题询问办法,增强监督实效。今年根据人大工作的安排,着重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农村垃圾管理等重点议题及社会群众关切的问题,改进监督方式,加强刚性监督。10月份还就食品安全问题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专题询问,这是清远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使用专题询问的监督方式。 |
邓三妹 龙伙灵 |
环资委、 教科文 卫委 |
8月开始,10月前完成。长期执行; |
6 |
办文、办会的规范化及办事效率不高 |
进一步完善落实人大机关办文、办事、办会等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人大常委会办文、办事、办会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
郑远平 |
办公室 |
10月前完成,长期执行。 |
7 |
办公浪费,运转效率不高 |
加快推进人大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文件电子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减少文件简报,提高办文、办会的效率和质量。 |
郑远平 |
10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10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
|
8 |
对县、镇级人大工作联系指导不够 |
加强对县级人大工作的联系和指导。推动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加快基层人大代表与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在线交流平台建设,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服务保障。 |
温镜潮 |
选联委、办公室 |
|
9 |
较少听取干部职工意见建议 |
健全人大常委会领导及人大机关班子领导定期听取干部职工意见建议的制度,切实关心在职干部职工及离退休老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正常开展机关工会、党支部的组织活动,增强机关凝聚力。 |
郑远平 |
办公室 |
|
10 |
财政监督不力 |
探索全口径财政监督工作机制,对预算编制监督的提前介入,把预算编制监督的关口前移,推动公共财政更好服务底线民生。 |
林文钊 |
财经委 |
|
11 |
监督工作主动性不够 |
继续推动监督公开,使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和“一府两院”的相关工作始终置于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
周细牛 |
法工委 |
9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
12 |
担当意识不强,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 |
建立健全监督工作“回头看”等督办工作制度,推动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作出的决定决议、市委交办和人大常委会领导批示的有关事项得到及时有效的贯彻落实。 |
邓光荣 |
办公室 |
|
13 |
未能严格按照八项规定的要求,吃、住标准偏高 |
健全制度,解决公务活动中吃、住、行超标准的问题,消除领导干部攀比心理,淡化个人利益与物质利益,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开拓创新精神。 |
郑远平 |
办公室 |
|
14 |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意识不强,缺乏过紧日子的思想 |
领导干部要沉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纾民困。嘘寒问暖,亲身体验群众困苦生活条件,增强领导干部的感性体会,触动其党性感悟,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
邓光荣 |
办公室 |
|
15 |
外出考察学习把关不严 |
完善市人大机关因私出国(境)证照管理办法、请假报备制度,规范领导干部出国(境)活动和机关工作人员请假制度。 |
郑远平 |
办公室 |
长期执行。 |
16 |
工作标准不够高,自律要求不够严 |
加强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的学习教育,筑牢领导干部的思想和纪律底线;努力消除“随大流”思想,约束领导干部参加非公务的应酬活动;纯洁党员干部的言行,纯洁朋友圈、生活圈,去除党员干部之间以“老板”、“什么什么哥”称呼的带江湖习气的不良现象;领导干部要坚决抵制“会所歪风”,做到不出入私人会所和其他高消费场所。 |
邓光荣 |
办公室 |
9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
17 |
廉政监督不强 |
加强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监督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常打招呼。对违法违纪行为坚持零容忍。 |
邓光荣 |
办公室 |
9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
18 |
压缩“三公”经费具体行动措施不严格,在会务、接待、活动安排上存在浪费现象 |
建立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严格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不讲排场,不迎来送往,不组织观光性的学习考察,完善并落实公务接待、公务车辆管理制度,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轮胎上的浪费”等。 |
郑远平 |
办公室 |
9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
19 |
在与老同事、老朋友、老同学相聚的“人情消费”现象 |
杜绝“人情消费”和“职务消费”,要坚决拒绝并纠正超标准接待现象,坚决拒绝基层馈赠土特产等。 |
常委会 班子各位成员 |
|
|
20 |
信访工作力度不足 |
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广东省信访条例》,及时完善市人大机关信访工作制度,规范内部工作程序,每年听取一次信访工作的专题汇报。在全市做好新《广东省信访条例》的宣传、宣讲工作,市、县、镇、村、组全面铺开,做到家喻户晓。 |
周细牛 |
法工委、依法治市办 |
9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
21 |
群众意识不强、听取群众意见不够 |
进一步完善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规定、常委会不驻会委员联系各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推动常委会领导与人大代表的紧密联系,人大代表与群众的紧密联系。要求每位常委会班子领导每年走访联系5名市人大代表。 |
温镜潮 |
选联委 |
|
22 |
调查研究缺乏深度、广度 |
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工作制度,改进调研方式方法。每年要统筹协调,列出调研题目,制定调研计划,组织力量,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要真正腾出时间和精力,每年至少安排10次调研,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使人大各项工作建立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基础上。 |
周细牛 |
法工委 |
9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
23 |
群众对人大制度理解不到位 |
进一步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的常态化建设,密切与媒体单位的联系,创新方式,丰富载体,加大对人大工作、代表工作、依法治市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
郑远平 |
办公室 |
10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10月底完成,长期执行。 |
24 |
想问题、做决策,“吃老本”,凭经验办事 |
进一步完善机关干部的考核办法,增加对干部作风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的内容,进一步完善考评要素,改进考评方式,建立客观全面、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 |
邓光荣 |
办公室 |
|
25 |
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够 |
创新干部学习培训机制,综合运用个人自学、集中研讨、专题辅导、心得交流、领导讲党课、专家业务讲堂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提高人大机关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郑远平 |
办公室 |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